• 首頁
  • 下載區
  • 圖書館
  • 聯繫我們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 > 未分類
105年度工程獎章得獎人-高銘堂先生簡介

105年度工程獎章得獎人-高銘堂先生簡介

CV -高銘堂董事長照片

高銘堂先生

獎章種類:工程事業獎章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475B57BBCFAB3B92DB0AABBCAB0F


分類 : 未分類
日期 : 2017 年 05 月 23 日
作者 : admin
【技術專書】(402-94a)、(401-100)、(404-100)、鋼造橋梁、鋼造建築耐震設計技術手冊

   技術專書 訂購優惠:
 

一、(402-94a) 混凝土工程施工規範與解說
    (土水學會出版)
每本450元
二、(401-100) 混凝土工程設計規範與解說
    (土水學會出版)
每本490元
三、(404-100上) 混凝土工程設計規範之應用
    (土水學會出版)
每本580元
四、(404-100下) 混凝土工程設計規範之應用
    (土水學會出版)
每本320元
五、鋼造建築耐震設計技術手冊
    (結構學會出版、土水學會聯合編著)
每本360元
售價皆含稅金及運費
〈訂購單〉

分類 : 未分類
日期 : 2016 年 07 月 13 日
作者 : admin
【實況報導】 1051118-1119 「105年年會暨2016土水國際論壇」台中林酒店 The Lin Hotel Taichung

【研討會預告】
105年年會暨2016土水國際論壇

日期:105 年 11 月 18 日 (五) 2016土水國際論壇
105 年 11 月 18 日 (六) 105年年會暨論壇

地點:台中林酒店 The Lin Hotel Taichung

 

 海報_資訊視覺化論壇

主辦:105年年會由麗明營造 (加 麗明logo) 與本學會合辦

精彩節目

首部國家建設微電影首映發表、電力土木誌出版、各項論壇、學生工程創意競賽、學生 BIM 建模競賽等等

密切籌備中!敬請期待!

 


分類 : 未分類
日期 : 2016 年 07 月 04 日
作者 : admin
104年度工程獎章得獎人-楊偉甫 先生 (工程事業類)

104年度工程獎章得獎人-楊偉甫 先生 (工程事業類)

20160607_104_001
20160607_104_002
20160607_104_003

返回 「工程獎章」


分類 : 未分類
日期 : 2016 年 06 月 07 日
作者 : admin
103年度工程獎章得獎人-曾景琮 先生 (優良施工類)

103年度工程獎章得獎人-曾景琮 先生 (優良施工類)

返回 「工程獎章」


分類 : 未分類
日期 :
作者 : admin
104年度「程禹傑出工程師獎」得獎人-陳 豫 先生

104年度「程禹傑出工程師獎」得獎人-陳 豫 先生簡介

本學會由中興社贊助促成之「程禹傑出工程師獎」於104年首次舉辦,在104年11月21日之年會大會中頒發,由中興社施顏祥董事長親臨頒獎,程禹夫人亦坐著輪椅蒞臨並致詞,盛情感人。

20160607_001

20160607_002

程禹獎-程禹夫人致詞
程禹獎-程禹夫人致詞

程禹夫人致詞內容如下:
先夫程禹本名程錫仁。日本佔據家鄉後,逃到後方,成為流亡學生的時候,因為立志效法大禹治水,自行改名程禹。隨政府來到臺灣,從北大轉學到臺大,就讀土木工程學系。畢業後進入臺灣電力公司,投入土木水利工程事業。先後參與石門水庫、曾文水庫、達見水庫、義興攔砂壩等設計建造工程。有一次和朋友郊遊時,程禹別具慧眼發現臺北近郊有一處山谷可以興建水庫。後經臺北市政府徵選水庫地點而採用,開始著手規劃設計。在民國68年開工建造,76年完工。就是當今供給臺北市水質優良、水源充沛的翡翠水庫。程禹在長官的提拔及同仁的合作下,才有今天卓越的成就。所有的榮耀歸功團隊,歸向崇高至上的主。

恭喜陳豫先生得獎,名字跟程禹相近,使我感到親切又高興,相信程禹在天之靈也有同感。

感謝中興工程顧問社捐贈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設置「程禹傑出工程師獎」,繼續完成程禹為終生熱愛的土木水利工程,培養新秀、獎勵後進的意願。最後祝大家工作愉快、身體健康,謝謝。

 

程禹獎-得獎人陳豫先生致詞
陳  豫先生致謝詞
程禹獎-全體合照
陳  豫先生、呂理事長、施顏祥董事長、及程禹夫人合影

 

 返回 「程禹傑出工程師獎」


分類 : 未分類
日期 :
作者 : admin
【實況報導】20160528 「亞太城市建設實務論壇 2016」


分類 : 未分類
日期 : 2016 年 06 月 01 日
作者 : admin
【榮譽榜】2014年學生 BIM 軟體應用競賽優勝名單

2014年學生 BIM 軟體應用競賽優勝名單

第一名 L.W.H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第二名 默默無名

國立台灣大學

第三名 Chung Hua Dream

中華大學

佳作 WellBIM

國立交通大學

佳作 Abapra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佳作 Estupendo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返回「學生 BIM 軟體應用競賽」


分類 : 未分類
日期 : 2014 年 11 月 12 日
作者 : admin
「土木產業白皮書-對國家建言」問卷調查,《延長至103年10月25日前回覆》

「土木產業白皮書-對國家建言」問卷調查,《延長至103年10月25日前回覆》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長期推動學術交流及新技術,是政府在專業技術及相關規範諮詢的對象,扮演著產官學界的橋梁。學會關切產業現況、及未來將面臨的問題,決定採取積極行動。自103年起首次利用問卷調查,統整各方意見,並請領域專家審查彙整後,向政府提出「土木產業白皮書-對國家建言」,期為土木產業發聲、提升社會對於土木之認知、塑造土木工程師的優良形象。

「土木產業白皮書-對國家建言」規劃為國土規劃、永續發展、營建產業三個主題與十二個子題:

[主題一] 國土規劃:為建造優質國土環境,提出有關「國土發展」、「水資源」、「大地」、「海洋」、「環境」、「運輸」與「防災」等七個子題相關之關鍵議題與政策建議。

[主題二] 永續發展:為推動永續國家建設,提出有關國家「永續」、「綠營建」、與「能源」等三個子題相關之關鍵議題與政策建議。

 [主題三] 營建產業:為提升營建產業競爭力,提出有關「設計顧問」、「營造」與其共同性等三個子題相關之關鍵議題與政策建議。

問卷調查將發給公民營機構、相關團體及各組織會員等。您可以個人或單位的名義參與,協助釐清關鍵議題,並提出相關的建議;您可自由選擇議題回覆;可新增關鍵議題與政策建議,或就已提出的關鍵議題提出評論與政策建議。

〈下載問卷內容(PDF) 〉、〈下載問卷內容(WD)〉、〈下載問卷議題列表(WD)〉

問卷請填寫受訪者資料,延長至103年10月25日前回覆。

回覆請 Email:maggie@ciche.org.tw 陳玫君小姐收 (亦接受郵寄或傳真回覆)


分類 : 未分類
日期 : 2014 年 09 月 19 日
作者 : admin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刊作者稿件格式範例及注意事項

  • 作者投稿注意事項(2015-09-21)
  • 新稿件首頁函(cover letter)範例
  • 投稿稿件內容及格式檢查表
  • (含作者資訊)學刊稿件格式範例文稿
  • (不含作者資訊)學刊稿件格式範例文稿
  • 學刊稿件每頁左邊空白處編入行號編輯說明

分類 : 未分類
日期 : 2014 年 09 月 16 日
作者 : admin
102年度工程獎章得獎人-朱旭先生簡介

102年度工程獎章得獎人-朱旭先生簡介

獎章種類:工程事業獎章

朱旭先生,畢業於交通大學運輸工程研究所並獲工學碩士學位。歷任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中區工程處處長、北區工程處處長、捷運工程局總工程司、副局長、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局長等職務;自民國64年投入中山高速公路參與國家重大建設以來,全心投入致力於土木水利工程規劃、設計與施工,參與國家重大交通建設,服務公職長達37年。

68年起服務於榮民工程事業管理處,擔任潛盾及灌漿工法等新地工技術引進之評估,並參與台北市區鐵路地下化工程統包規劃。民國75年奉調台北市政府投入台北捷運工程籌備事宜,開始國內首樁台北捷運系統之創建,並於民國76年奉派至美國聯邦運輸署接受「捷運系統專業訓練」,為國內首批的「捷運種子」,後續參與大台北都會區之捷運初期路網、後續路網及推動第三階段路網民生汐止線、信義東延段、土城延伸頂埔段、南北線、萬大線、三鶯線、安坑線等各線規劃、設計和捷運系統南港、板橋、土城及新莊線施工推動。
朱君任職不同崗位,始終秉持工程專業及良知,戳力以赴、盡忠職守,在擔任台北捷運局中區及北區工程處長任內,即因推動捷運建設著有績效,兩度獲台北市政府頒「首長政績獎章」,亦曾當選中國工程師學會「十大傑出工程師」,及獲選中華民國隧道協會「優良隧道工程師」等。朱君除長期注重公共工程的施工品質,對於勞工安全衛生的推動亦不遺餘力;在台北捷運局,領導中工處團隊86年獲行政院頒公共工程「品質優良獎」,領導北工處團隊91年獲行政院頒公共工程「金質獎」;甚在後續推動機場捷運工程,領導高鐵團隊亦於99年及100年連續二年獲得行政院頒發「金質獎─特優」之殊榮;同時間亦連續獲行政院勞委會推動「勞工安全衛生優良公共工程獎」。

民國97年11月奉派接任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局長,任內全力排除障礙持續推動機場捷運建設外,督導執行台灣高鐵的債務重組,協調各方,適時化解各界疑慮,順利完成3820億元聯合授信契約之簽訂,解決高鐵公司資金缺口問題,促使高鐵營運穩定成長;配合政府政策積極擘劃高鐵及機捷站區土地開發並完成簽署多起民間投資案,帶動國內經濟成長;更積極推動台灣南北高速鐵路營運監理業務,提昇各項鐵路營運安全、建立人員管理制度,以強化行車安全、監督管理及維護旅客權益;並加速推動大眾運輸系統之規劃,包含機場捷運延伸至中壢火車站、淡海輕軌捷運路線接續獲核定。

朱君在公忙之餘,常年投入並積極參與包括「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等學(協)會會務之運作,先後擔任理事、常務理事、副理事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年會籌備會主任委員等,貢獻心力,藉以提升工程界間之交流;同時自96年起任教於國立大學土木相關系所,將自身經驗、技術及專業知識藉由學術殿堂傳承予莘莘學子,對於提升國內軌道專業技術不遺餘力。環顧今日無論「台北捷運」、「台灣高速鐵路」皆為民眾不可一日或缺的交通生命線,除成為國人引以自豪的「台灣驕傲」,更是各國爭相觀摩、取經及積極尋求合作的對象。

※獎項及榮譽
1.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工程獎章(102年)
2.交通部一等交通專業獎章(102年)
3.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傑出校友(100年)
4.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河海工程系傑出系友(99年)
5.台北市政府弼光一等「首長政績獎章」(89年)
6.中華民國隧道協會「優良隧道工程師」(88年)
7.中國工程師學會「十大傑出工程師」(86年)
8.台北市政府弼光二等「首長政績獎章」(86年)
9.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優良人員」(74年)

 返回 「工程獎章」


分類 : 未分類
日期 : 2014 年 02 月 12 日
作者 : admin
101年度工程獎章得獎人-許俊逸先生簡介

101年度工程獎章得獎人-許俊逸先生簡介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獎章種類:終身成就獎章

許俊逸局長畢業于成功大學土木系,留學泰國亞洲理工學院運輸工程研究所碩士。歷任高速公路局總工程司、主任秘書、公路總局副局長、高速鐵路工程局總工程司、副局長、交通路政司司長、鐵路改建工程局局長及現任交通部次長等職務,行政歷練完整,專業學識豐富,服務公職40餘年,將其畢生貢獻於國道公路、高速鐵路及台鐵改建,秉持工程的專業與堅持,交付的任務均戮力以赴,克盡職守,如期如質達成,懋績卓著。

一、公路建設方面:
除負責完成中山高速公路自辦工程規劃設計及委辦工程審核、策劃中山高速公路全線拓寬改善及增設交流道計畫、北部第二高速公路可行性研究及規劃設計,中山高速公路汐止五股段高架拓建工程及楊梅以南路段拓寬工程外,並制定高速公路養護管理技術規範及規章,致力構建臺灣公路運輸基礎資料,對後續高快速公路網整體發展紮下堅實的基礎,引進國外高速公路技術在地化,將高速公路建設帶動國家經濟發展的效益,完整展現於國人面前。另擔任路政司司長任內,負責全國路政規劃和管理重責,運籌帷幄,精心策利,諸如完成97年春節疏運計畫、高雄捷運紅線履勘及通車作業、因應油價上漲穩定物價,實施大眾運輸補貼政策、統籌地方建設擴大內需方案、遵照政府政策劃辦理愛台12建設先期規劃、各項路政業務相關法案之修訂等,均圓滿達成任務。

二、鐵路建設方面:
除督導完成臺灣高鐵民間投資興建營運計畫合約簽訂、政府應辦事項工作、有效完成履勘及達成高鐵通車營運目標外,擔任鐵工局局長迄今,負責執行鐵路立體化、捷運化及電氣化等15項專案計畫,已督辦完成松山至南港段鐵路地下化、冬山車站高架化工程、新左營站場增設工程及臺鐵台南沙崙支線等工程通車啟用,增強臺鐵運輸型態結構性及提升服務效能,使鐵路系統邁入新的里程碑。另「高雄地區鐵路地下化」、「花東鐵路電氣化」、「台中都會區鐵路高架化」及「員林鐵路高架化」等計畫,均突破各項困難全面展開施工。並先後完成「基隆火車站都市更新站區遷建計畫」、「台南市區鐵路地下化」、「高雄鐵路地下化延伸左營計畫」、「高雄鐵路地下化延伸鳳山計畫」及「花東線鐵路整體服務效能提升計畫」等綜合規劃報院核定,致力打造節能車站、無縫轉乘及通用設計,建構安全、可靠及舒適便捷的軌道運輸服務。又積極研議建構台灣整體鐵路網結構及鐵道基礎資料庫,以供未來台灣學術發展、政策分析及產業市場分析研究,提高鐵道系統的可信度,同時厚植鐵道發展基礎。且策劃訂定「鐵路立體化建設及周邊土地開發計畫先期作業審查要點」機制,鼓勵地方政府從都市發展的角度處理鐵路立體化之需求,藉由鐵路車站都市更新及沿線土地開發效益,挹注建設經費或鐵路營運成本,並帶動地方都市發展,減輕中央財政負擔。

三、除公務外,積極參與學(協)會事務,擔任理事、委員會主任委員及年會籌備委員會委員等,並貢獻所長,致力道路、隧道及軌道工程專業領域研究及發展,並曾任教於國立大學土木相關科系,培育公路及鐵路工程優秀人才,以自身之技術與經驗的傳承盡一份心力。

四、獎項及榮譽
1.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三等公共工程專業獎章(101年)
2. 亞洲理工學院傑出校友(101年)
3.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工程獎章(101年)
4. 中華民國道路協會工程獎章(98年)
5. 國立成功大學土木系傑出系友(98、99年)
6. 交通部89年模範公務人員(89年)
7.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傑出校友(87年)
8. 行政院76年保舉最優公務人員(77年)
9. 優秀公路從業人員—工程類(76年)

 返回 「工程獎章」


分類 : 未分類
日期 :
作者 : admin
« 前一頁 — 後一頁 »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
  • 113 年年會 特別報導
  • 關於本會
    • 沿革
    • 章程
    • 理事長
    • 理監事會
    • 委員會
    • 會員代表
    • 榮譽會員/ 會士
    • 大事記
  • 電子報
    • 20230515 No.20
    • 20230417 No.19
    • 20230331 No.18
    • 20230320 No.17
    • 20230301 No.16
    • 20230219 No.15
    • 20230201-No.14
    • 20230119-No.13
    • 20230103-No.12
    • 20221216 第十一期
    • 20221130 第十期
    • 20221031 第九期
    • 20221017 第八期
    • 20220930 第七期
    • 20220922 號外
    • 20220915 第六期
    • 20220831 第五期
    • 20220815 第四期
    • 20220729 第三期
      • 2022全球卓越建設獎-臺灣榮獲四金七銀閃耀國際
      • 2022全球卓越建設獎-金獎:日勝幸福站(A6)
      • 2022全球卓越建設獎-金獎:桃園大有梯田生態公園
      • 2022全球卓越建設獎-金獎:橫山書法藝術館
      • 2022全球卓越建設獎-金獎:沙崙綠能科技示範場域
      • 國際瞭望-KR:浮動城市的原型在韓國揭開序幕
      • 國際瞭望-CZ:世界最長的人行吊橋在捷克通橋
      • 國際暸望-DE:德國漢堡Montblanc Haus展館舉辦新展覽向 30 年的藝術贊助系列致敬
      • 活動報導-7/19離岸風力發電場址調查及設計技術規範(草案)說明會
      • 活動報導-7/26綠色能源及低碳永續工程技術研討會
      • 活動預告-8/29-8/30將舉辦111年金門大橋工程研討會
    • 20220715 第二期
      • 淨零碳排-建築物生命週期評估 揪出高達28%被忽略的「隱含碳」
      • 淨零碳排-UN:永續基礎設施-減緩氣候變化與經濟增長的協同作用
      • 淨零碳排-USA:報告發現,加州需要將歷史脫碳率提高三倍才能實現 2030年的碳目標
      • 工程技術-台灣首座極地研究站啟用 高掛國旗歡慶
      • 國際瞭望-JP:NEC 開發利用衛星 SAR 和 AI 可檢測導致橋梁倒塌或嚴重損壞的新技術
      • 活動報導-20220601-「營建產業如何邁向淨零排放研討會」
      • 活動預告-CECAR9將於2022年9月21日至23日於印度Goa舉辦
    • 20220705 第一期
      • 發刊詞
      • 台灣之光-2022亞洲土木優良工程首獎
      • 台灣之光-2022亞洲土木個人成就獎
      • 永續台灣-提升公共工程品質為臺灣打造安全永續的環境
      • 永續台灣-政院專案檢視36個關鍵基礎設施
      • 國際暸望-USDOT 呼籲申請新的 125 億美元橋梁投資計畫
      • 國際暸望-拜登最終簽署立法釋放基礎設施法資金
      • 活動預告-新工法技術與法令推廣線上研討會
  • 榮譽 / 得獎
    • 工程獎章
    • 中技社土木水利學術獎
    • 工程特殊貢獻獎
    • 程禹傑出工程師獎
    • 獎學金
    • 論文獎
    • 工程數位創新應用獎
    • 學生 BIM 軟體應用競賽
    • 工程環境與美化獎
    • 大專院校工程創意競賽
    • 土木水利英語簡報競賽
    • AI應用獎勵金
  • 研討會 / 活動 / 競賽
    • 研討會 / 活動
    • 建築物耐震 公告 / 課程
    • 各項競賽
  • 50周年慶 特別報導
  • 年會
    • 113年年會
    • 112年年會
    • 111年年會
    • 110年年會
    • 109年年會
    • 108年年會
    • 107年年會
  • 台灣公共建設檔案
    • 緣起
    • 水力電能篇
    • 港都建設篇
  • 國家建言
    • 105年推動防災產業
    • 103年白皮書建言
  • 本會出版品
    • 會刊
      • 會刊第52卷第2期
      • 會刊第52卷第1期
      • 會刊第51卷以前
        • 會刊第51卷第6期
        • 會刊第51卷第5期
        • 會刊第51卷第4期
        • 會刊第51卷第3期
        • 會刊第51卷特刊
        • 會刊第51卷第2期
        • 會刊第51卷第1期
      • 會刊第50卷以前
        • 會刊第50卷第6期
        • 會刊第50卷第5期
        • 會刊第50卷第4期
        • 會刊第50卷第3期
        • 會刊第50卷第2期
        • 會刊第50卷第1期
      • 會刊第49卷以前
        • 會刊第49卷第6期
        • 會刊第49卷第5期
        • 會刊第49卷第4期
        • 會刊第49卷第3期
        • 會刊第49卷第2期
        • 會刊第49卷第1期
      • 會刊第48卷以前
        • 會刊第48卷第6期
        • 會刊第48卷第5期
        • 會刊第48卷第4期
        • 會刊第48卷第3期
        • 會刊第48卷第2期
        • 會刊第48卷第1期
      • 會刊第47卷以前
        • 會刊第47卷第6期
        • 會刊第47卷第5期
        • 會刊第47卷第4期
        • 會刊第47卷第3期
        • 會刊第47卷第2期
        • 會刊第47卷第1期
      • 會刊第46卷以前
        • 會刊第46卷第6期
        • 會刊第46卷第5期
        • 會刊第46卷第4期
        • 會刊第46卷第3期
        • 會刊第46卷第2期
        • 會刊第46卷第1期
      • 會刊第45卷以前
        • 會刊第45卷第6期
        • 會刊第45卷第5期
        • 會刊第45卷第4期
        • 會刊第45卷第3期
        • 會刊第45卷第2期
        • 會刊第45卷第1期
      • 會刊第44卷以前
        • 會刊第44卷第6期
        • 會刊第44卷第5期
        • 會刊第44卷第4期
        • 會刊第44卷第3期
        • 會刊第44卷第2期
        • 會刊第44卷第1期
      • 會刊第43卷以前
        • 會刊第43卷第6期
        • 會刊第43卷第5期
        • 會刊第43卷第4期
        • 會刊第43卷第3期
        • 會刊第43卷第2期
        • 會刊第43卷第1期
      • 會刊第42卷以前
        • 會刊第42卷第6期
        • 會刊第42卷第5期
        • 會刊第42卷第4期
        • 會刊第42卷第3期
        • 會刊第42卷第2期
        • 會刊第42卷第1期
      • 會刊第41卷以前
        • 會刊第41卷第6期
        • 會刊第41卷第5期
        • 會刊第41卷第4期
        • 會刊第41卷第3期
        • 會刊第41卷第2期
        • 會刊第41卷第1期
      • 會刊第40卷以前
        • 會刊第40卷第6期
        • 會刊第40卷第5期
        • 會刊第40卷第4期
        • 會刊第40卷第3期
        • 會刊第40卷第2期
        • 會刊第40卷第1期
      • 會刊第39卷以前
        • 會刊第39卷第6期
        • 會刊第39卷第5期
        • 會刊第39卷第4期
        • 會刊第39卷第3期
        • 會刊第39卷第2期
        • 會刊第39卷第1期
    • 學刊
    • 其他
  • 學刊投稿
  • 會員專區
    • 申請入會
    • 申請異動補正
  • 圖書館
  • 課程及講習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 100 仁愛路二段 1 號 4 樓 連絡電話:(02) 2392-6325 傳真:(02) 2396-4260